www.eastHL.com www.DarkCoreHypothesis.com www.DCHmodel.com
东方河洛学的“英文”:
微信公众号:东方河洛学 主题文章(之一)《暗心说》
联系微信:eastHL2012 Our mission is to understand universe |
本 网 简 介
1、本网是“东方河洛学网”(“暗心说”宇宙模型网)。东方河洛学是对河图洛书的研究。河图洛书是“非遗”。 |
A new scientific truth does not triumph by convincing its opponents and making them see the light, but rather because its opponents eventually die, and a new generation grows up that is familiar with it. |
||||||||
关于河图洛书的研究和创新诠释(现代释义) “暗心说”宇宙模型 作者:东方河洛先生 河图洛书,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古图,如下图示:
观察河图,我们会发现:河图由55个黑白点构成,构型奇特。
洛书由45个黑白点构成,同样构型奇特。但是洛书的黑白点与河图的排列完全不同。 破解河图洛书千古之谜,方法与过程,如下: 1、数字5,位于河图洛书的中心位置。 4、参考现代天文观测数据,如下:
由现代天文观测数据,可知: 5、位居宇宙中心的“巨型土球”,只有唯一的解释,即:“宇宙中心暗物质巨球”(古哲学中的“土”,对应的现代名词是“暗物质”)。 6、上述的“土心说”宇宙模型,现代含义是:以“暗物质巨球为中心”的宇宙模型(“暗心说”宇宙模型)。 以上,是对河图洛书的中心数字“5”的创新诠释(现代释义)。 |
||||||||||
附:“暗心说”宇宙模型,如下图示:
图5、“暗心说”宇宙模型--示意图(洛书部分) (注: 以上“暗心说”宇宙模型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的的落地项目是:河洛城文化主题公园,其中“绿色巨球”以“巨型球幕”模拟,可参考美国"拉斯维加斯巨型球幕")
注: 5、位于“中间区域”的暗物质团块,受宇宙中心暗物质巨球的强大引力作用,向宇宙中心区域聚集时,挤压“不可见气体”,从而产生“宇宙风”(宇宙径向方向上的高速气体云HVCs)。“宇宙风”吹离星系,表现为宇宙膨胀,或者加速膨胀。所以,宇宙在各个径向方向上的高速气体云HVCs的总体效应,是“暗能量”的总体效应。这是对宇宙最大未解之谜——“暗能量”之谜的预言,是“暗心说”宇宙演化模型的内禀属性预言。 显然,“暗能量”是“动力场”,而不是“真空能”。此项,已经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公博团队证实,详见中国科学院网站有关报道(https://www.cas.cn/cm/201710/t20171031_4620089.shtml)。 另外,希望中国贵州望远镜,和美国韦布望远镜,将它们的焦点,对准仙女星系,探测在那里高速气体云一定存在的直接证据。我们预言在仙女星系范围内,一定存在高速气体云(HVCs)。此项探测发现,将为揭开宇宙最大未解之谜——暗能量之谜,提供最直接的证据。 (注:目前在银河系范围内,已探测到100多个高速气体云,详见美国射电天文台NRAO的有关报道(截止到2014年,本网初稿时间)。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,中国贵州望远镜(中国天眼FAST),于2016年9月25日建成启用(试运行)。美国韦布望远镜也于2021年12月25日发射升空(将于6个月后,完成各项校准,投入探测任务)。 这两个望远镜都有发现暗弱天体的强大探测能力。它们可以找到直接证据。 6、图中AB两条直线,是宇宙经向方向上两条“合适”的高速气体云HVCs的轨迹线。其交叉点,是宇宙中心。立体空间中,确定一点需要三条线,这第三条线就是“那个交叉点”距离地球的“距离线”。宇宙整体是一个球形,所以三条线可以简化为两条线。
参考1、最新美国DESI数据,支持“暗心说”宇宙模型关于“暗能量会衰减”的预言。 答疑: 1、宇宙存在的意义是什么? 宇宙存在的意义,可能是为了“繁衍”新一代。 和人一样,繁衍下一代,天人合一,其中: 2、什么是宇宙真理? 宇宙真理,是“宇宙演化模式”。河图洛书就是宇宙演化模式,就是宇宙真理。“暗心说”宇宙模型是对河图洛书的现代诠释。 |
||||||||||
|
||||||||||
10项预言 预言一: (1)对世界最大单口径望远镜——中国“天眼”,贵州望远镜FAST(或者美国韦布望远镜),未来重大发现的预言:
在仙女星系(M31)范围内,可探测发现 高速气体云(HVCs)存在的证据。此项探测发现,将可为揭开宇宙暗能量之谜,提供重要的和直接的证据。 预言二——至第十项预言: 详见微信公众号——东方河洛学(ID:eastHLcom)——10项预言。
附:第十一项预言:宇宙在最大处和最小处,具有强烈的一致性: 1、从结构上来看: 2、再看“属性”: 总之,宇宙的宏观和微观,都具有强烈的一致性,“结构的一致性”和“阴阳属性的一致性”。 |
||||||||||
“暗心说”宇宙演化模型,对“宇宙大爆炸”的来源与属性的解释
上图,宇宙大爆炸模型,标示了大爆炸开始至今的时间历史,约138亿年。标示了“暴涨”。标示了“黑暗时期”。标示了第一批恒星和星系的形成时期。等等。 但是,还有众多未解之谜没有答案,比如: “暗心说”宇宙演化模型,对上述未解之谜的解释(节选),如下: (1)“创世-黑洞”的起爆(表现为t=0s的Big Bang),引爆了“创世-宇宙中心暗物质巨球” 的巨爆 (表现为t=10^-30秒时刻的Cosmic Inflation),“本代宇宙”由此创生。 (2)"创世-黑洞"和"创世-宇宙中心暗物质巨球"——均来自于“上代宇宙”演化的末期。上代宇宙演化末期,末世-暗能量耗尽,远在天边的无数的“末世-黑洞”,在引力作用下,纷纷飞向“末世-宇宙中心暗物质巨球”,最终撞击到一起,导致连环爆炸,表现为本代宇宙初始时刻的“大爆炸”(Big Bang)和“大暴涨”( Cosmic Inflation)。 (3)用“地雷”打个比方:宇宙创生时刻,“创世-黑洞”相当于一个“雷管”;“创世-宇宙中心暗物质巨球”相当于一个“巨型地雷”。“雷管”起爆(Big Bang),“巨型地雷”剧烈爆炸(Cosmic Inflation)。 宇宙由此创生。 (4)用人类的“心脏”打个比方:“创世-黑洞”相当于“窦房结”,“创世-宇宙中心暗物质巨球”相当于“巨型心脏”。首先是“窦房结”起跳,一个脉冲(Big Bang),然后是“巨型心脏”的剧烈跳动(Cosmic Inflation),“血液”(宇宙初始极高温物质),被打入了空间。宇宙由此创生。之后,那些“宇宙血液”形成了恒星、形成了星系。 如果宇宙是循环的,Big Bang Inflation——Big Bang Inflation——Big Bang Inflation—— 显然,这是一个“宇宙心电图”。 (a)由此,自然会联想到人类:人类的心脏细胞,从它生成的那刻起,就一直不停的跳动。为什么它会这样?物理学里有个原理,叫做“最小作用量原理”。对心脏细胞来说,按理说,“躺平”应该是比“跳动”具有“更小的作用量”。那为什么它不选择“最小作用量”,而是要费力气的去跳动呢?它的这一“天生的属性”,DNA,来自何处?是否来自于“大自然”的编码?来自于宇宙?天人合一。 (b)由此,可进一步联想到中国万经之首——《易经》。《易经》坤卦爻辞:“龙战于野,其血玄黄”。“龙”是宇宙的化身(在易经里,“龙”是“乾坤”演化的主角,代表“乾坤”,代表“天地”,代表“宇宙”。所以,龙是宇宙的化身)。那么,“龙战于野”的含义,是不是“宇宙大爆炸”的古代描述?“其血玄黄”是不是“宇宙初始极高温物质”的古代描述? |
||||||||||
|
||||||||||
对《易经》的创新诠释(现代释义) 《易经》是万经之首。对《易经》的传统认知,分为两个方面:第一是“儒家学说”的解释。第二是“风水学”的解释。关于“儒家学说”的解释,经典案例是清华大学的校训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。关于“风水学”的解释,经典案例是美籍华人用“风水学”征服美国总统克林顿。 本网是第三种解释,是“东方河洛学”对《易经》的创新诠释,创新诠释的方法如下: 1、溯源(“河出图,洛出书,圣人则之”。河图洛书是《易经》的基础和源头)。 由于易经的基础是河图洛书,所以“易经版”宇宙演化模型实际上就是对河图洛书的解释。换句话说就是:河图洛书和易经,是一个有图有解释的完整的宇宙演化模型。河图洛书和易经是绝配。考察全世界的古文明,包括古埃及文明、古希腊文明、古两河文明、古印度文明、古美洲玛雅文明,等等,还没有任何一个文明能够媲美河图洛书和易经文明。 周朝之后,后人对易经的内容,进行了“儒家学说”和风水学的解释。自那之后,易经成了儒家经典,成了风水学的经典。 现在,到了恢复易经的本来面目——宇宙演化模型的时候了。
对《道德经》的创新诠释(现代释义) 《道德经》深具世界影响力。简简单单5000言,实际上言简意赅,内容深邃。 历史上对道德经的解释书籍,汗牛充栋。“清末民初”以来,更是百家争鸣。但是,总览多个版本的对道德经的解释书籍,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:那就是它们都缺少世界其它古文明的“旁证”资料。 这隐藏者巨大的缺陷,举个例子: 公元3500年,那时的人们考古,发现了一本出版于1999年的计算机书,作者是一名韩国人。考古学家就此认为:书里面涉及的所有计算机的理论和知识,包括CPU的制造和视窗操作系统的代码编写,统统都是韩国作者“一人的原创”。显然这是错误的!不符合1999年的实际。 同理,道德经里面的所有知识,尤其是宇宙观,可能也并非统统都是“老子”一人的原创。这需要复原当时的历史知识背景,需要研究“在道德经产生之前”的世界多地的古文明,包括:古埃及文明、古希腊文明、古两河文明、古哈拉帕文明、等等。 如果中文理解都有缺陷的话,再翻译成英文,失真累计,可能就会错的离谱。举个例子: 有英文翻译把道德经的哲学概念“无”,翻译为“nothing”;把哲学概念“有”翻译为“something”。这样的翻译会让外国人感到莫名其妙,因为“nothing”的字义里,没有“天地之始”的含义;“something”的字义里也没有“万物之母”的含义。二者对不上号。 先理解中文,然后再英文翻译,这样失真才会小些。 故此,先讨论对道德经的中文理解问题: 1、“无,名天地之始”。古哲学概念“无”,含义是宇宙的初始,或者“不可见”的宇宙开端(“无”的含义应是“不可见”)。现代宇宙学含义应是38万年时发出第一束光“之前的宇宙初始期”。38万年时发出第一束光,相当于宇宙胎儿降生时发出的第一声啼哭。 2、“有,名万物之母“。古哲学概念“有”,含义应该是“可见的”。对应的现代宇宙学含义应该是宇宙在38万年时,发出第一束光。光“可见”,代表“有”。 即:“无”代表“不可见”的宇宙时期;“有”代表“可见”的宇宙时期。 宇宙从“无”到“有”,从“不可见”到“可见”。 考察世界多地古文明中的旁证资料,如下: (1)道德经的“无”,相当于古希腊文明中的“混沌”(卡俄斯Chaos)。或者摩西五经所描述的“上帝说要有光”在那之前的“无光黑暗期”的宇宙初始期。 (2)道德经的“有”,相当于古埃及壁画——奥西里斯壁画其中的“数字三时期”(以“白色三瓣莲花”象形,其中“白色”象形“可见”)。或者相当于摩西五经所描述的”上帝说要有光,于是就有了光“。 3、“玄之又玄”。古哲学概念“玄”,含义仍然是“不可见”。但是“玄”与“无”不同。玄之又玄,可能是对洛书偶数数字2-4-6-8的描述。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古河洛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基础。易经和道德经都深受河洛文明的影响。尤其是易经,其中的乾坤两卦更是直接对河图洛书的诠释。 “玄”,对应现代宇宙学的名词是“黑洞”。黑洞这个不可见天体的古代神格化,在世界多地有不同的“属性特征”:在古印度文明里它是湿婆神;在古埃及文明它是努特、或者哈托儿、或者伊西斯与奈芙缇丝,等等;在古希腊文明里,它是宙斯、或者阿波罗、或者雅典娜,等等。在古两河文明里,它是月亮老人南纳,或者伊南娜,等等。 黑洞属性,具有“阴阳两性“,古代神格化为”男神女神“。它们实际上都是同一类不可见天体的神格化、不可见“强大”天体的神格化。 与黑洞对应的,是“宇宙中心暗物质巨球”。在古埃及文明里,“宇宙中心暗物质巨球”的神格化是奥西里斯。在古印度文明里是毗湿奴。等等。 4、“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”,可能与古埃及的天空之神努特(NUT,黑母牛)具有深入的联系。努特壁画形象的图示了“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”。 ............内容太多,不再赘述.........
|
||||||||||
www.eastHL.com (东方河洛学网) www.DarkCoreHypothesis.com (“暗心说”网) www.DCHmodel.com (“暗心说”宇宙模型网) 本网原创文章内容,欢迎学术交流。未经授权禁止商用。 人类惧怕时间。时间惧怕河洛。东方河洛学。 |